当前位置:通知公告>正文

黎明职业大学关于开展首届“黎明金课”教法改革项目评选工作的通知
发布者:黄宝宽    发布日期:2021-12-21    查看:2297  次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和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按照《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部署,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三教改革”,推进“课堂革命”,强化课堂育人主阵地,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改进教学内容,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经研究,决定开展第一批“黎明金课”遴选工作,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总体目标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德技并修、育训结合,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主渠道、主战场作用,更新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推进“教学做一体”改革。到2025年,遴选100门辐射性强、影响力大的“黎明金课”,引领带动全校的教法改革,增强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水平,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二、申报条件

1.申报课程须为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和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计划开设的课程。

2.课程要注重德技并修、育训结合,有机融入课程思政、劳动教育等内容。

3.任课教师政治立场坚定,师德师风良好,近五年曾主持校级及以上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或曾获校级及以上教学名师、教学骨干、教学技能竞赛等荣誉。

4. 任课教师原则上应完整承担过1门及以上课程教学任务。每个任课教师限申报一个项目。 

三、建设内容和要求

1.教学内容。根据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要求,对接职业标准(规范)、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等,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目标,拓展教学内容深度和广度,体现产业发展新趋势、新业态、新模式,体现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结合专业特点,做好课程思政的系统设计,有机融入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等育人新要求,实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实训教学内容应体现真实工作任务、项目及工作流程、过程等。

2.教学设计。依据学校实际使用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针对教学内容,进行学情分析,确定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过程。针对不同生源分类施教、因材施教。合理运用平台、技术、方法和资源等组织教育教学,进行考核与评价,持续开展教学诊断与改进。专业(技能)课程鼓励按照生产实际和岗位需求设计模块化课程,强化工学结合、理实一体,实施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等行动导向教学。

3.教学实施教学实施应注重实效性,突出教学重点难点的解决方法和策略,关注师生、生生的深度有效互动,收集教师教、学生学的行为信息,并根据反映出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合理选用国家规划教材和优质精品教材,专业(技能)课程应积极引入典型生产案例,使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及配套的信息化学习资源;实训教学应运用虚拟仿真、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混合现实等信息技术手段,通过教师规范操作、有效示教,提高学生基于任务(项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学习评价。深入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鼓励依托线上平台和软件工具,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教与学行为分析。

5.教学反思。教学实施后应充分反思在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过程中形成的经验与存在的不足,总结在课程思政、素养教育、重点突出、难点突破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做到设计理念、教学实施与育人成效的有机统一。

    四、评价内容

(一)文档材料

提交的材料应为整门课程连续、完整的教学内容。所有文档材料均要求规范、简明、完整、朴实,正文使用小四号字、单倍行距,禁用以装饰为目的的图片或照片,以PDF格式提交。

1. 课程标准

提交实际使用的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应依据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体系,按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相关标准要求科学规范制定,明确课程性质与任务、课程目标与要求、课程结构与内容、学生考核与评价、教学实施与保障、授课进程与安排等,并附某一班级授课计划表(注明授课日期、学时)。多个授课班级只需提交其中一份课程标准。

2.教学实施报告(参考模板见附件3)

在完成教学设计和实施之后,撰写1份教学实施报告。报告应梳理总结该课程的教学整体设计、教学实施过程、学生学习效果、反思改进措施等方面情况,突出重点和特色,体现创新举措和具体成效,可用图表加以佐证。插入的图表应有针对性、有效性,尺寸合适、清晰可见。

3.教案(参考模板见附件4)

撰写实际使用的教案。教案应包括授课信息、任务目标、学情分析、活动安排、课后反思等教学基本要素,要求设计合理、重点突出、前后衔接、规范完整、详略得当,体现具体的教学内容、活动及安排(其内容占主要篇幅),能够有效指导教学活动的实施,课后对授课实效、存在不足、改进设想进行客观深入反思。原则上每份教案的教学内容不超过2学时,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教学内容可以不超过4学时。课程全部教案(无需附加其他内容)按序逐一标明序号,合并为一个文件提交。

4. 其他材料

包括使用的教材、教学参考书、考试样卷及反映其他形式考试情况的材料、反映课程改革与建设效果文件、反映教学态度,教书育人的旁证材料、院领导结论等。

(二)公开课

教法改革项目结项前,举行不少于2次公开课,其中不少于1次采取“推门听课”的方式。公开课由学校组织评课组(由学术委员会、校教学督导组、校外专家、教师代表等组成)进行听课及质量评价。

五、申报流程

1.教师自主申报。教师进行教法改革规划,填写黎明职业大学“黎明金课”教法改革项目申报表(附件1)。

2.学院评选推荐。学院应鼓励、支持教师参与,积极组织研讨和交流展示活动,并择优向学校推荐。

3.教师进行建设。任课教师根据建设内容和要求进行建课,并按评价事项准备相关材料和安排公开课。

4.学校验收认定。验收认定分为两个部分,文档材料部分由教务处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公开课由教学诊断与质量保证中心组织评价。

六.政策保障

课程通过学校组织的验收,认定为校级“黎明金课”的:

1.教学工作量认定。任课教师该门课程工作量按评选该年度实际学时数的1.5倍按折算。

2.绩效奖励。纳入学校奖励性绩效方案的教育教学成果认定范畴。学校在组织申报同类型更高级别的项目时,将给予优先推荐资格。

3.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任课教师当学年教学质量综合评价直接认定为A,不占原有名额比例,跨学年仅认定其中一个学年。

七、时间安排

时间

事项

2021年12月31日前

教师提交申报书

2022年1-2月月份

教师备课。准备教案、课程标准等

2022年7-8月份

2022年2月28日前

开课教师申报公开课,并提交课程标准、授课计划表和不少于8个学时的教案。

2022年9月15日前

2022年3-6月份

不少于2次公开课,其中1次为随机抽选。

2022年9-12月份

2022年7月份

提交验收材料:1.验收报告;2.课程标准;3.教案;4.教学实施报告;5.辅助材料等

2023年1月份

 

八、其他要求

1.每个学院原则上推荐申报的课程数不少于2门。

2.请各教学单位于2021年12月31日前将申报书(附件1)、汇总表(附件2)等word版打包压缩发送至lmujxcg@163.com,文件名以“学院简称+教师名字+项目名称”命名,不接受个人单独发送材料。另汇总表需经院长签字,学院盖章后扫描发送至指定邮箱。联系人:梁淑桂。